RV为单股负链RNA病毒,病毒粒子长约200 nm,直径约为70 nm。病毒基因组长约12 kb,由3'端至5′端依次排列着N、P、M、G和L共5个狂犬病毒的结构基因,分别编码核蛋白、磷蛋白、基质蛋白、糖蛋白和转录酶大蛋白。
图1 RV粒子示意图(图片来自whelanlab网站)
RV糖蛋白G介导病毒粒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,通过内吞作用进人细胞。随后通过pH介导膜融合,促使RV基因组释放到细胞质中。感染细胞中病毒粒子内包装的L、N、P共同构成的聚合酶复合物以基因组负链RNA为模板启动转录表达,复制,组装,出芽产生子代病毒。
RV的囊膜糖蛋白( glycopro-tein,G)是其逆行跨突触所必需的蛋白,其受体大量分布在轴突末端,感染后可沿轴突逆行进人神经元胞体开启病毒复制,G蛋白缺失的RV(RV-dG)会丧失跨突触能力,而其复制及转录不受影响(可持续高丰度表达外源基因),因此,RV-dG携带报告基因后,其功能类似CTB,Retrobeads等,可逆向高亮度标记神经元精细形态。另外,补偿RV-G蛋白,可辅助RV-dG逆行跨突触感染上一级神经元,从而实现跨单突触神经网络标记。
1)特定区域特异类型神经元的全脑单级输人网络标记。
2)两个区域特异类型神经元跨单级输人网络标记。
3)三级连接网络的跨单突触标记。
图3 RV-EnvA-dG-EGFP标记效果图
RV-EnvA-dG-EGFP注射位点NAC(A);AAV-DIO-BFP-TVA和AAV-DIO-RVG注射位点NAC(B);注射位点NAC Merge(C);逆向跨单突触区域丘脑室旁核PVA(D)﹔逆向跨单突触区域腹侧海马VHPC(E);逆向跨单突触区域基底外侧杏仁核后部BLP(F)。( Figure provided by Dr.Fuqiang Xu's lab of Center for Brain Science at WIPM )
图4 RV-DG-EGFP标记效果图
注射位点为腹侧被盖区VTA(A);逆向投射区域分别为纹状体Cpu(B ),伏隔核Acb( C),内侧僵核MHb和外侧僵核LHb( D ),背缝核DR (E)和上丘(F)。(Figure provided by Dr.Fuqiang Xu's lab of Center for Brain Science at WIPM)
图5 RV-N2C(G)-DG-XFP标记效果图
C57小鼠病毒注射后1W灌流。A,B,C,D为逆向标记的4个不同脑区的图像采集信息。测试显示:a)注射位点细胞荧光蛋白高表达且无明显炎症反应;b)可逆向标记多个区域;c )逆向投射效率高,标记细胞形态较好,纤维高亮。
产品货号 | 产品名称 | 携带外源基因 | 功能 |
R01001 | RV-ENVA-△G-EGFP | EGFP | 结合AAV-Helper使用,逆行跨单级,绿色标记 |
R01002 | RV-ENVA-△G-DsRed | DsRed | 结合AVV-Helper使用,逆行跨单级,红色标记 |
R01003 | RV-ENVA-△G-GCaMP6s-DsRed | GCaMP6s,DsRed | 结合AAV-Helper使用,逆行跨单级,红色标记,钙离子敏感探针 |
R01004 | RV-ENVA-△G-mCherry | mCherry | 结合AVV-Helper使用,逆行跨单级,红色标记 |
R03001 | RV-N2C(G)-△G-EGFP | EGFP | 逆向绿色标记,不跨突触 |
R03002 | RV-N2C(G)-△G-DsRed | DsRed | 逆向红色标记,不跨突触 |
R03004 | RV-N2C(G)-△G-mCherry | mCherry | 逆向红色标记,不跨突触 |
信息订阅
我们将及时向您推送最新产品资讯
地址:中国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七路128号中科开物产业园1号楼
市场:027-65023363
行政/人事:027-62439686
邮箱:marketing@brainvta.com
Copyright ©2021 武汉枢密脑科学技术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.
鄂ICP备2021009124号 DIGITAL BY VTHINK